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范)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2)
专业代码:080901
一、培养目标
1.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2.学生毕业后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及相关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可以到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与信息相关的公司等单位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应用的研究、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3.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素养,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受到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初步训练的科学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富有创新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2.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获得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训练;具有使用和维护常用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能力;能从事计算机软、硬件和应用方面的科研、开发、管理等实际工作需要;掌握计算机通信及网络的基本知识及技能,具有相关领域应用系统的开发及维护能力;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具有一定微机接口设计及相关应用的开发能力;
3.了解计算机学科的新发展,并能通过学习,不断吸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拓宽专业知识;
4.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各学科学术发展的历史,基本达到相关课程所要求的实践水平,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规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5.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6.外语达到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能阅读外文专业资料;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主干课程
数字逻辑、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计算方法、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论文指导与研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专业英语、软件工程、编译原理、大型数据库等。
五、学制
1.基本学制四年。
2.修业年限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适当缩短或延长,最短为三年,最长不得超过六年。
六、学分要求
总学时2800学时左右,修完本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毕业时应达到的最低学分为160±5学分。
七、授予学位
取得毕业资格,并达到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的标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八、各类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